坪上绿茶 香飘天下
玉湖镇地处揭阳市揭东区北部山区,总面积135平方公里,人口12万,山地面积11.38万亩,耕地4万亩,是一个山区农业镇。近年来,玉湖镇利用被市委、市政府定为十大“一镇一品”示范镇的有利契机,发挥资源优势,做强做大茶叶主导产业,大力促进玉湖经济跨越式科学发展。目前,玉湖镇现有绿茶种植面积4.5万亩,年产茶叶3500吨;有大小茶厂400多家,其中上规模的茶叶加工厂50多家,年产值近4亿元。
坪上绿茶 玉湖“坪上绿茶”历史悠久,享誉国内外,已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,目前已通过QS认证的茶叶企业有6家,注册有“坪上”、坪上蕴肚山”、“蕴肚大宝山”、“湖岗生态”、“玉蕴香”、“茗亨源”等商标,“坪上绿茶”制作技艺也于2012年入选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坪上炒茶
制茶工艺
⑴摘茶。要求于早上雾气未散前用手工摘取。茶叶摘以鸣嘴甲形(即二叶一芽)。春夏秋三季共可采摘4-5次。但茶的质量最好是谷雨前后采摘为上品,名叫“谷雨茶”。它的价值在夏秋二季茶叶的二倍。 ⑵杀青。把刚从山上摘来的茶叶进行杀青,必备一口生铁大鼎放于灶中,以干柴烧之,当鼎的热度在100度时,迅速将茶青倒入鼎中,两手不停地搓揉,当茶湿润度适中时,倒入竹制茶箕,双手慢慢将其揉捻,每隔3分钟将捻成团的茶青打松一次,约擦茶不少于30分钟。 ⑶炒茶青。将杀青好的茶叶重新倒入鼎里,用文火不停翻动炒蒸,24小时不停。那是一件十分艰苦的制茶工艺。坪上人有句俗语,即是“吾热吾炒茶,不寒不括麻”(拍打一种万年青之丝来做衣服用)。 ⑷筛选茶。将炒干的毛茶分为三类筛选,一是择枝:二是去掉老叶;三是筛去茶末;最后存下火炮芽一样的茶心。 ⑸升茶(即复炒)。将纯净的茶心继续放入文火鼎中,不停翻动8小时,达到“炉火纯青”的境地,方算为成品茶。 ⑹储藏。制好的成品茶待冷却后,立即用锡罐、陶罐封装,罐口加腊,然后放于干燥没有杂味的地方。
坪上独特 饮茶风俗
坪上人通过10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,总结出独特的饮茶风格,开创了潮汕地区的茶文化。要饮一杯好茶必备四个条件,一是好茶(即是第一批的谷雨茶,越陈越好);二是好水,选用高山的山泉;三是好茶具,必选景德镇的朱砂茶壶茶具;四是用炭火与陶锅煮水,热度达99度。 坪上人冲茶更有考究,即是冲茶三步曲:1、高冲低斟;2、括沫淋盖;3关公巡城(将冲好茶迅速分杯倒入),韩信点兵(将壶里余存的浓茶滴进各杯中),形成每杯茶色一样,浓度相同。坪上人每家茶农都有储存茶叶的习惯,少到10年,多到40年。把陈茶叶视为珍品,不是至亲挚友,远方贵客是不轻易拿出的。
炒茶功效
坪上茶含有四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:几茶素、咖啡因、茶碱、氟。经常品茶不仅能生津解渴,消乏解疲,还有清醒头脑,补充体力,抗击衰老,抑制血液中胆固醇的增加;降低血脂,防止动脉硬化,心肌梗塞及脑血管梗塞。有防癌抗癌,诱导癌细胞自杀,杀菌防止食物中毒,增强人体免疫力,防治蛀牙,清口臭,消食除腻,温胃健胃等功效。尤其是经过珍藏的老茶更是对老年人的哮喘病,对一般人的慢性气管炎,喉炎,消化不良,小孩厌食等均有较好的疗效,它有延年益寿之功。

坪上绿茶 玉湖“坪上绿茶”历史悠久,享誉国内外,已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,目前已通过QS认证的茶叶企业有6家,注册有“坪上”、坪上蕴肚山”、“蕴肚大宝山”、“湖岗生态”、“玉蕴香”、“茗亨源”等商标,“坪上绿茶”制作技艺也于2012年入选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坪上炒茶 历史渊源
坪山绿茶的种植历史悠久,已有120多年了。 明朝嘉靖末年(1565年)原住丰顺金欧寨的林松辉移居于坪山村,历13代,清光绪17年(1891)林松辉的第13代裔孙名叫林想,一日上山到“蕴肚”(山名)砍柴,晌午,他蹲在一块耸立的大石底下生火煮饭。吃完饭在大石底小息,忽然从远处飞来一只大鸟,站在大石上大叫一声,然后拉下一堆鸟粪就飞走了。林想出于好奇心,爬上大石,用竹枝拨弄鸟粪,从中发现一个手指头大的树籽。林想随意将这个树籽埋于大石的松土中,然后回家去了。 第三年春天,林想又一次来到蕴肚砍柴,发现那个树籽已长成枝多叶茂的树来,他吃完午饭,无意中摘下这棵树的两片叶子放在嘴里咬嚼,顿觉味道甘醇,生津解渴。此年霜降季节,林想又一次来此地砍柴,发现这棵树结满了树籽,他将所有的树籽摘下,播种在荒地上,两年后此山长出了几十棵树来,这年谷雨季节,林想把所有的嫩叶摘下拿回家中,用生铁鼎把它炒干,用来冲饮,并为它起名叫“鸟啄茶”。这些茶用开水冲泡后,色泽深褐,茶汤红润,宛如琥珀,味清香,先涩后甘,沁人心脾,细细品味甘淳如怡,回味无穷。从此,林想在蕴肚开辟大片的茶园,种茶为业,他的子孙也相继承祖业,他总结一套完整的制茶流程,使茶叶质量不断提高,成了远近闻名的种茶世家。形成林想“鸟啄茶”品牌。
坪上村山峰挺拔,连绵起伏,背北朝南,成了阻断北来寒流的屏障,且气候温暖,阳光充足,多雾水而不渍,成了得天独厚的种茶好环境。林想的种茶技术除自己不断改进外,还传给其他村民,由一户增加到几十户,几百户。建国前,坪山山路崎岖,全靠肩担流通茶叶,即使交通条件差,也招到了不少外地慕名而至的商客,茶商将坪山“鸟啄茶”用亚细亚铁皮桶包装,冠以“天字号”“特字号”商标,在国内外销售,尤以泰国、新加坡等东南亚为主,均为客户的抢手货。⑴摘茶。要求于早上雾气未散前用手工摘取。茶叶摘以鸣嘴甲形(即二叶一芽)。春夏秋三季共可采摘4-5次。但茶的质量最好是谷雨前后采摘为上品,名叫“谷雨茶”。它的价值在夏秋二季茶叶的二倍。 ⑵杀青。把刚从山上摘来的茶叶进行杀青,必备一口生铁大鼎放于灶中,以干柴烧之,当鼎的热度在100度时,迅速将茶青倒入鼎中,两手不停地搓揉,当茶湿润度适中时,倒入竹制茶箕,双手慢慢将其揉捻,每隔3分钟将捻成团的茶青打松一次,约擦茶不少于30分钟。 ⑶炒茶青。将杀青好的茶叶重新倒入鼎里,用文火不停翻动炒蒸,24小时不停。那是一件十分艰苦的制茶工艺。坪上人有句俗语,即是“吾热吾炒茶,不寒不括麻”(拍打一种万年青之丝来做衣服用)。 ⑷筛选茶。将炒干的毛茶分为三类筛选,一是择枝:二是去掉老叶;三是筛去茶末;最后存下火炮芽一样的茶心。 ⑸升茶(即复炒)。将纯净的茶心继续放入文火鼎中,不停翻动8小时,达到“炉火纯青”的境地,方算为成品茶。 ⑹储藏。制好的成品茶待冷却后,立即用锡罐、陶罐封装,罐口加腊,然后放于干燥没有杂味的地方。
坪上独特 饮茶风俗
坪上人通过10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,总结出独特的饮茶风格,开创了潮汕地区的茶文化。要饮一杯好茶必备四个条件,一是好茶(即是第一批的谷雨茶,越陈越好);二是好水,选用高山的山泉;三是好茶具,必选景德镇的朱砂茶壶茶具;四是用炭火与陶锅煮水,热度达99度。 坪上人冲茶更有考究,即是冲茶三步曲:1、高冲低斟;2、括沫淋盖;3关公巡城(将冲好茶迅速分杯倒入),韩信点兵(将壶里余存的浓茶滴进各杯中),形成每杯茶色一样,浓度相同。坪上人每家茶农都有储存茶叶的习惯,少到10年,多到40年。把陈茶叶视为珍品,不是至亲挚友,远方贵客是不轻易拿出的。
炒茶功效
坪上茶含有四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:几茶素、咖啡因、茶碱、氟。经常品茶不仅能生津解渴,消乏解疲,还有清醒头脑,补充体力,抗击衰老,抑制血液中胆固醇的增加;降低血脂,防止动脉硬化,心肌梗塞及脑血管梗塞。有防癌抗癌,诱导癌细胞自杀,杀菌防止食物中毒,增强人体免疫力,防治蛀牙,清口臭,消食除腻,温胃健胃等功效。尤其是经过珍藏的老茶更是对老年人的哮喘病,对一般人的慢性气管炎,喉炎,消化不良,小孩厌食等均有较好的疗效,它有延年益寿之功。
温馨提示:
以上信息仅作参考,客户保留所有信息(文字,图片,视频,以及其它多媒体)等内容修改的权利。最新的内容,以企业官方为准!